记者从市场上获悉,绿色能源,*市场建桩,投资主力均为充电桩企业,例如星星充电、特来电等。截至去年12月底,星星充电已覆盖40多个城市,共有自建充电设备终端3万余个。其中广州市场建桩预计在5000个左右。而特来电也在广州免费铺设充电桩多达4000个。不过,从2017年开始,上述企业免费建桩的步伐有所放缓。
“投资一个桩要5年才能收回成本,导致现在投资充电桩很谨慎,有多少车用,才投建多少桩。”洪国华等行业人士建议,可根据充电桩使用情况直接补贴,提高用户使用便捷性。
“车和桩是一个鸡和蛋的关系。目前技术不是关键限制,关键是经济模型的选择。”在PPP投资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律师靳林明分析,从经济角度看,可以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,存在明确差异——私人领域依赖于个人选择,公共领域依赖公共采购,通过使用加速应用于推广。
按内外部因素分
外部因素
1.电价,气价,冷热价因素,取决于能源价格体系,分别受用户用电类型(工商业价格较高),燃气供应地区和方式,冷热价定价参照物(是否燃煤,燃油等 )影响;
2.政策因素,新能源有哪些,分并网上网政策,特许经营政策,税收优惠政策(设备关税,项目增值税等),环保政策(是否禁煤,是否分时电价)影响 还有当地是否有专项扶持政策,如设备补贴,燃气优惠气价,燃气管网配套优惠及电力容量费减免等;
3.产业因素是否有较成熟的设备,设计,工程,运维产业链,便于降低成本,提高运行效率等;
内部因素
1.用户负荷与容量配置的匹配度通常采用以热定电原则,提高总能利用率和经济性,需结合是否并网(余电售价),能源互联网,逐时负荷测算的准确性(尽可能满足基 本负荷,延迟运行时间),运行模式(考虑供热和供冷的量和价格,峰谷平电价等因素);
2.设备选型包括根据用户用热形式选择原动机类型(燃气轮机或内燃机等),容量大小匹配,余热利用方式(供热还是供冷),装机数量(考虑经济容量, 可选机型,互为备用等因素),以及噪声排放等因素对设备的限制;
3.项目条件考虑建设场地,接入条件(气源压力气量,电力接入容量和距离等因素),区域发展进度或企业经营前景。
新农村建设(农村城镇化)的分布式能源
1、我对农村的分布式能源看好,将生物质能也结合进来。我在跟踪一个山东的农村分布式供能项目,农村经济发达地方才可以。山东的项目有何特色呢—— 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结合。有养殖类产业的农村,做沼气分布式能源还有点可能,广西能源,但得CCER之类的市场起来才真正有盈利能力。或者考虑环保处理成本贴 近来。
2、没有负荷稳定、持续时间长和对电价承受能力强的用户,一切都白搭。
3、个人感觉气化(管道气)农村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完成社区集中改造的应该可以。农村的情况,相对集中才行,不能太分散,否则没有效益。前提是大 家都要住楼房,目前的平院是有各种问题。
4、新农村搞管道燃气化基本可行,农民已经不愿意用煤和柴禾了。
5、其实像三峡yi民新村、南水北调得yi民村都很集中,是很好的例子。但是好像没人做,那里的电价和热价都较低,负荷单一,除非用低廉的生物质气,否 则很难有经济性。
6、生物质能探索发展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目前来看感觉不是太成功。
7、关于农村管道燃气化的前景,大家可看看四川是咋玩的。四川人说我们四川几千年前就用天然气了,哪里有你们搞得这么复杂,你说我们不规矩,我们 也没出啥事啊!建设成本低是一个方面。